7.8,这分还应该再高点

“它更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俯视感,俯视的是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的很多问题,包括“战争”这个话题在影片中的展开,生动说明了有时所有人都知道“战争”不是必选项,但一定要打起来才能解决问题,这个问题不是抵御“外敌”,而是消除“内耗”。"

作者 | 王重阳LP

编辑 | 小白

排版 | 板牙

很多年前《降临》尚未拍成电影时,国内的《科幻世界》刊载过原著小说,因此小众科幻迷对这部电影的拍摄手法与主题表达有一定的了解。

而大多数人则不太喜欢《降临》,理由是节奏比较慢。

对于彼时繁荣的国内电影市场而言,《降临》并不是一部值得走进影院的好选择。即便在今天,《降临》也不是一部注重特效的科幻电影,特效只是它的辅助手段,它的主题是“祸自内生”,只不过大多数国内观众完全冲着预告片里中国军队主动对外星人宣战这个噱头去看一看。

然后……

喜欢它的人说美国人在电影里捧了中国一把,因为中国可以和美国在重大国际事务上盘盘道了。

不喜欢它的人说美国人在电影里又黑了中国一把,因为中国将军那种动辄要打击别人的样子,显然就是“中国威胁论”的缩影。

不管怎么样,《降临》的氛围感不错,认真看下去,能沉浸在人类对未知事物的惊惧疑惑中。

接着给大家留下一个大大的感叹号:

下一次,可能没这么幸运了。

1

疑惑

“它们会不会回去摇人?”

当《降临》中巨大的外星飞船停留在多国上空时,人类在它之下窃窃私语。

其实直到现在,不少民科都在假设,如果有一天外星人真的降临地球时,它们和我们该如何交流?或者作为可以穿越星际的文明,它们对我们会不会赶尽杀绝,然后掠走地球的全部资源?

关于这个设想,自从有“科幻”这个概念诞生至今,许多国内外影视剧都偏向后者的可能性。毕竟对于一个已经有上千年殖民历史的人类来说,外星文明怎么看都不会比光临南美洲的西班牙人强到哪里去。

这也是影片中,某一天全球人类发现,这些形象怪异的外星飞船忽然出现在城市上空时,大家第一时间的反应是……

坏了!我们药丸!

接着,各国军队严阵以待。美国军方找到了语言学家路易斯和物理学家伊恩,希望二人合作破解外星人发来的信号,看看它们到底想表达什么?

实际上影片在男女主与外星人沟通的同时,更侧重地球各国政府的反应——

这边主角们穿着防护服缓慢登上外星飞船,那边各国代表窃窃私语。

这边主角们探索外星人文字的排列逻辑,那边已经有人设想谁会先一步得外星科技。

因为男女主只是代表美国在同外星文明沟通,其他国家也有相应的人才努力破译外星语言。

中国比较抽象——

他们用牌九推论外星文字的逻辑,居然找到了些许眉目。

缺乏传统文化熏陶的美利坚人民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文字信息,忽略了另一种可能:

外星人可以通过意念沟通形式完成交流。

电影在表现他们初次与外星人见面时刻画了很多细节:

庞大的飞船内部,外星人用一堵半透明的墙隔绝了彼此,女主招手致意,透过光线大家看到类似章鱼须的外星人形态出现在墙的那边。

这个细节已经说明人家并无恶意,甚至显得有些“腼腆”,至少在交流伊始,它们也在小心谨慎地通过一次手势和一个词组领会地球人的表达。

女主也相信外星人并无恶意,这是她的直觉。但“直觉”在很多影视剧中都是被嘲讽的存在,尤其适配看似客观严谨,其实短视愚昧的人类领导者。


2

惶恐

各国政府定期交流成果,奇怪的是他们得到的分析结论各不相同。

有人觉得外星人想要分享星际文明的成果达成更好的合作,有人认定外星人目前只是试探,有人说这些外星人可能纯属路人,误打误撞闯入地球,更有人直接表示“不管了,打就完事了。”

中国,在影片中就扮演最后这种很武断的角色。

至今想来也好笑,作为国内观众,我发现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许多西方影视剧都在直接或间接地描述中国,尤其是中国军方在各个领域上的强势,如月球基地上暗戳戳地破坏美国空间站,还有主动对外星人宣战。

尤其是《降临》,他们居然拍出了中国海军航母编队随时在大洋上严阵以待准备进攻的画面。

所以搞不清楚这种感受是好是坏,细细琢磨,也许人家“高看”一眼不是什么好事——

没有人真的觉得在别人眼中自己穷兵黩武的形象是正面的刻画。

美国人也很有意思,他们没有忘记自黑,包括在同各国阶段性汇总交流时,可以隐瞒了一些重要信息。他们的理由是“如果我们先甩出底牌,别人有所保留怎么办?”

巧了,其他国家也是这么想的。

于是,人类在短暂地同仇敌忾后,又回归到了应有的状态:

各怀鬼胎,彼此打量。

但外星飞船还悬浮在各国上空啊!

中国人先坐不住了:

警告无效,准备攻击。


美国人思考半天:

算我一个。

女主等都疯了:

你们这是闹哪样?

她不了解政治的复杂程度,大多数人也不理解为什么和外星人聊着聊着就要开打?

客观地说,自从外星飞船降临地球后,许多动荡因素也开始产生,民间势力出于各种目的制造动荡,全球经济下滑,治安形势恶化。无论外星人是好意还是恶意,人类都在猜忌中伤害自己。

虽然这看起来很可笑,但纵观历史上类似的事件,如大规模疫情暴发和地区冲突,乃至一位重要人物的去世,都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何况人们眼中这个静谧地有些诡异的外星飞船,到现在大家连外星人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驱逐外星人是当下被迫做出的选择。

3

脆弱

《降临》给到女主,包括所有观众一个超出想象的答案:

外星人的思维模式和地球人不一样。

它赋予了女主穿越时空的能力,让她得以预见未来。

通过这种能力,她找到了三个月后的中国将军,在一次晚宴上,中国将军和她一阵耳语。说明这位将军也得到了外星人的“神谕”,于是一场波及全球的战争及时叫停。


虽然影片没有直白表达战争可能的后果,但大家都知道,如果真的开战,对人类而言,至少就目前的整体科技水平来说,人类处于绝对劣势。

接受“神谕”的女主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也见到了外星人的真身——

一个巨大的人形生物伫立在她身后,告诉她三千年后,自己的种族会陷入一场战争,到时希望人类能够帮助它们。

我的理解是这个拥有预见未来能力的外星族群,在得知今后自己会面对强敌时,便于茫茫宇宙中寻找朋友,它们之前还找到了谁?之后还会去找谁?这些影片没有交代。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对于同样预见未来的人(女主和将军)来说,他们很清楚自己要为全人类负责。

甚至在某个层面上,他们需要用脱离人类现阶段的思维去看待这场突然的“降临”。

这种立意,也是《降临》想要表达的主题之一:

文明之所以不断进化,科技很重要,思想更重要。

此外最具讽刺意味的表达同样明显:

人类,无论何时都很难做到心无芥蒂。

就像“宣战”这件事,中国人率先表达了攻击的想法,美国人紧随其后,不是彼此信任,而是担心对方“先到先得”,更担心外星人会无差别回击——

人家可弄不明白谁是谁,在它们眼中,我们都是“人类”这个共同的族群。

所以说看《降临》需要慢慢品味,它不像《天煞:地球反击战》表现得泾渭分明,敌我立现,打来打去就是你死我活。

它更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俯视感,俯视的是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的很多问题,包括“战争”这个话题在影片中的展开,生动说明了有时所有人都知道“战争”不是必选项,但一定要打起来才能解决问题,这个问题不是抵御“外敌”,而是消除“内耗”。

至于对未来的预见,我更愿意理解为影片不得不披上的温柔外衣。

哪怕这层外衣脆弱无比。

就像人性一样,经不起试探。

出品人|总编辑:谭飞

执行主编:罗馨竹


更多

猜你喜欢

455
800
822
796
777
601
325
234
987
954
更多

相关热播

544
513
71
699
138
485
945
950
524
405

影片评论

首页

电影

电视剧

综艺

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