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霸总节骨眼,真·霸总要演短剧了

“压缩数量、提升质量、增强监管”,在“霸总”短剧面临的一次重大题材调整中,也许周鸿祎没有意识到11月27日的短剧,可能会是“霸总短剧2.0”时代的开启。同时也是“霸总1.0时代”野蛮生长之后的落幕。

作者 | 登徒子

编辑|小白

排版 | 板牙

当周鸿祎说自己拍短剧是因为“市场部拍马屁”的时候,我就知道人们的悲喜并不相同。

因为我在看《20岁霸道总裁爱上50岁保姆》的时候,没想到这个世界的另一位大叔真的入了心——

2024年的微短剧风口逐渐收拢,一些增长期内的微短剧题材受到广泛关注,有些题材受到政策影响开始收敛,还有些题材也准备把格调再提一提。

2024年的周鸿祎刚刚成为本年度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的授课专家,他“任职”的地方叫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研修院,为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及社会组织和企业管理层授课,主要讲解人工智能大模型如何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等内容。

这一年来,周鸿祎为了人工智能大模型成了“网红”,他的某音账号有1000多条视频,然后,他陷入了所有博主的迷思:

流量焦虑。


周鸿祎说“希望流量好点,看别人怎么做视频,一看就看到凌晨。”他又说“很多人问我在短视频里胡说八道是不是不务正业?我觉得企业家应该用行动为企业发展寻找突破口。”

然后,2024年的微短剧和周鸿祎产生了一些化学反应——

他要拍微短剧。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准备演一个由自己集团市场部“研发”的剧本。预计在11月27日他的新品发布会上播出。

他说“27号来看我的发布会,看看我的处女秀短剧有多糟糕。”

以身入局,也许不能“胜天半子”,但先生多少是有些“大义”的——

“我不喜欢看短剧,实际上是不得不看。那为什么要看短剧呢?因为老百姓爱看。短剧现在风靡全球,把电视剧电影浓缩到极致,10秒钟就能一个反转,情绪极其激烈,所以看惯了短剧,看什么都不带劲了。”

周鸿祎如是说。

互联网大佬,开始意识到不仅AI大模型会给人类生活带来深远影响,也意识到短剧同样会对流量,乃至企业IP形成影响。

这是一种消费习惯,如当年360软件铺满市场的营销套路:

改变习惯,就拥有市场。

短剧如此,360如此,周鸿祎也是如此。


01

以身入局

红衣大叔周鸿祎不是第一个“以身入局”的企业家,正式官宣拍短剧之前,他就在钟睒睒的鄙视下回应过“企业家直播带货”的态度,人家看不起企业家直播带货,大概觉得这是一种掉价的行为。

周鸿祎说“啊对对对,你说得都对,带货不好”,然后话锋一转:

“带货也要为自家企业带货。”

接着“但是”了一下,周鸿祎表示“像罗永浩、俞敏洪等是因为遇到困境,要还债或带企业活下去,大多数企业家是在打造个人IP,实际上都没有在带货,或者说都是给自家产品做推广宣传,就比如雷军。”

最后他图穷匕见:

“建议钟总也学会适应社交媒体时代、短视频时代的游戏规则,应该打造个人的IP。”


总结周鸿祎的态度如下:

一、你可以看不起,也有看不起的资格。

二、无论你看不看得起,这是大势所趋。

三、老罗、老俞和老雷,出了丑卖了乖,人家亲民了,该还债还债,该赚钱赚钱。

四、我也要被你看不起了。

“我们的生命,不是因为讨别人喜欢而存在的。”

电影《英雄本色》里这句话不适用在现实中,或者说不适用一种消费趋势。

互联网的流量痕迹中,同样包含了雷军的“Are you OK?”和罗永浩为了某巴克的“大杯、中杯、超大杯”狂抽自己嘴巴子的经典名场面。

很多年后,雷军亲自为第一客户打开小米汽车的车门,罗永浩直播首秀,光速还债。他们在流量中畅游,在流量中挣钱,他们不是昙花一现的网络红人,他们都是企业家。



企业家和企业家的悲喜也不相同,所以罗永浩对钟睒睒的“看不起”也跟进表示:

“他说得对。”

而雷军……今天的人们看待网络上雷军自己N年前站在街头拿着宣传单调查路人的画面时,那句“Are you OK?”不再只是调侃,还有亲切和尊敬。


承认吧,这个世界对成功者很友好。

他们都是现实意义上的“霸总”。

“不是因为讨别人喜欢而存在”这句话,在霸总身上不成立。起码周鸿祎已经明白了一个道理:

蹭流量不可耻,可耻的是想蹭都蹭不上。


02

意犹未尽

在世界的另一面,普通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刻画“霸总”的生活,包括“霸总”的事业、爱情和性格。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剧,以及现如今“情绪反差极大”的短剧,“霸总”们被描述得很抽象。

霸道总裁小娇妻、霸道总裁爱上我、霸道总裁追爱记、 霸道总裁请成为我的家人……

和被吐槽过的“霸道总裁爱上XX岁的我”等并列,昔日爽文主角们都在竖屏里复活了。

大家当然都知道现实中的“霸总”可能就像上述这几位一样,为了流量学习、为了流量失眠、为了流量不介意自己成为网络亚文化中的表情包。

但人们就是要看爽感十足的短剧,谁爱看正经的企业家创业史?让一群相貌平平、缺乏身材管理,还喜欢在台上讲些自己听不懂的商业思维的大叔们“布道”?

娱乐是娱乐,生活是生活。


只不过现在娱乐和生活在某位大叔眼里可以结合在一起了——

吐槽“市场部拍马屁”的周鸿祎,后天短剧亮相发布会,据说还准备拉了几个“企业家朋友”客串。人家直言不讳:

把产品推广植入短剧,花几十万拍部短剧,能播放几百万就比任何广告都划算。

周鸿祎的短剧也许不符合短剧受众对“爽感”的期待,但一定符合娱乐大众对“猎奇”的心理。

就像当年雷军的英文歌成了不少新新人类的手机铃声,罗永浩的自抽自乐成了很多网民的表情包。



周鸿祎也许真的意识到了,拍短剧如那时360推广主导的病毒式营销,如今只是换了个思维角度,从使用习惯到吸纳流量,企业IP的塑造远比企业家自身形象更重要。

何况现在周鸿祎的短剧样板,也在无意间为他看过的“霸总”短剧救市——

面对“霸总”短剧的泛滥和低俗化现象,广电总局在《管理提示》中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措施,从创作原则、议题设置到内容管理,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像周鸿祎看都没看完的那种“20岁霸道总裁爱上50岁保洁阿姨”,这类他视为奇趣并引发网民惊呼“你也看啊?!”的“霸总”们,以后可能看不到了。

03

Are you OK?

对“霸总”短剧的规范,主要体现在内容的规范化,《管理提示》指出“企业家题材微短剧尤其需要摆脱“豪门婚恋”的陈旧框架,以更深刻的叙事手法展现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时代内涵。”

同时,短剧发展关系到文化产业的繁荣,还承载传播社会正能量的重要使命。“通过规范化与精品化的双轮驱动,微短剧有望在新时代文化产业版图中实现突破,成为既具娱乐性又承载社会价值的优质文化载体。”


“压缩数量、提升质量、增强监管”,在“霸总”短剧面临的一次重大题材调整中,也许周鸿祎没有意识到11月27日的短剧,可能会是“霸总短剧2.0”时代的开启。同时也是“霸总1.0时代”野蛮生长之后的落幕。

那么摆在很多短剧从业者面前的问题还是老生常谈:

一、霸总剧还能拍什么?

二、霸总剧还能怎么拍?

三、霸总剧拍啥样能火?

最后一点很重要,它关系到连周鸿祎这样的互联网大佬都一直操心的核心——

流量。

我们从来不讳言“霸总”剧爆火的流量密码,这才是抓住观众的根本,“爽感”能否在情绪价值中继续体现出来?这很现实,毕竟成功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也要经历一段摸索实践之后,才配享受这个世界的友好。

否则,雷军的英文歌和罗永浩的嘴巴子都只是笑话,不会励志。



周鸿祎的短剧也处于当下这个微妙的节点:

烂,可以。

但一定要有流量。

随着假“霸总”的退场,真“霸总”的登场。

这个问题目前无解。

对于已经接受“霸总”短剧人设和故事主题的巨大受众群体来说,企业家亲自上阵演“霸总”,这是一件可以独乐乐,也可以众乐乐的事情。

说到底,行业需要规范管理,也不要“一刀切”,观众爱看“霸总”是因为竖屏里的“霸总”励志?还是“霸总”行为超越了碳基生物的认知?还需要区别对待。

周鸿祎的思维没问题,“霸总”要有娱乐属性,有娱乐属性才有流量。他在为“霸总”剧打样,也在为自身形象和企业IP努力,用“很新的形式”活跃目前的“霸总”剧题材。

其他相对在剧本和表演上已相对成熟的从业者,更该审视一下“跨界”的好处:

真“霸总”的含金量比假“霸总”高得多,在“霸总”短剧风口收拢的情况下,给真“霸总”拍短剧,未尝不是一种突破,不过需要更巧妙的情节和更高超的创意规避这条赛道上的逆潮。

如今,霸总和霸总剧制作者,也许都在小心翼翼地彼此审视,在时代轮转和观众期待中发出关于流量的灵魂之问:

Are you OK?


更多

猜你喜欢

455
800
822
796
777
601
325
234
987
954
更多

相关热播

544
513
71
699
138
485
945
950
524
405

影片评论

首页

电影

电视剧

综艺

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