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条》

类型:剧情 / 动作 / 科幻 

国家/地区:美国/英国

上映日期:2020-08-26

编剧/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1905电影网专稿 提到《信条》,就不得不提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对实拍的执着。这位电影大师一向喜欢使用实际效果,而不是依赖电脑成像。


01

诺兰实拍

真飞机撞大楼的壮举


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片段


电影《盗梦空间》片段


电影《信条》片段


您看到的这些画面,可不是CG,也不是算法调出来的特效,每一帧,都是真刀真枪拍出来的。它们的幕后缔造者,正是还在坚持用胶片摄影机,坚持实拍至上的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克里斯托弗·诺兰采访片段


实拍是一场技术、创意和执行力的冒险,背后的付出是巨大的。但正是这种对实拍的坚持,让《信条》中的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真实感和震撼力,这也是诺兰电影独特魅力的来源。


02

电影高概念

时间流逝的烧脑体验


诺兰导演的逆熵概念


《信条》不仅是一部动作大片,更是一部充满高概念的烧脑之作。电影中的“逆熵”概念,让观众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空世界。


小帖士:什么是“熵增”?


在自然界中,事物总是从有序向无序发展,这就是熵增定律。比如,一个整洁的房间如果不打扫,会逐渐变得杂乱无章。



小帖士:什么是“逆熵”?


逆熵,顾名思义,就是与熵增相反的过程,它代表着事物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变。在电影中,逆熵现象通过一种特殊的机器实现,它可以将物质转化为逆物质,从而让事物的运动状态变得与常规相反。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射出的子弹回到枪支、汽车逆驶、热水变冷、火焰熄灭等种种有悖常识的奇观。这些场景不仅令人叹为观止,更引发了观众对时间、空间、因果关系的深刻思考。


电影《信条》片段


电影《信条》片段


电影《信条》片段


这种逆熵状态下的时间逆流,让电影中的主角们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不仅要适应逆向的时空环境,还要与逆向的敌人进行战斗。


电影《信条》海报(左)幕后花絮(右)


想象一下,如果你身处一个逆熵的世界,你会如何面对这种与常规完全相反的状态呢?是勇敢地迎接挑战,还是选择逃避和放弃?也许,这正是《信条》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深层含义:


无论面对何种困境和挑战,我们都应该勇敢地面对和克服它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救赎之路。


03

与华纳“闹掰”

坚持创作的导演之路


诺兰导演与华纳分手


2020年,《信条》上映不久,电影圈就爆出了一个大新闻——诺兰和华纳兄弟分手了!那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华纳兄弟:哥,通知你个事。新电影要在影院和流媒体上放映。


诺兰:你说什么!“没了电影院那氛围,电影都不完整了!想让影迷们在手机上刷我的片?门都没有!!!


华纳兄弟:来了来了!哥你息怒!《信条》砸了两亿美金进去,本来大家都指望它能救市呢,结果票房才收回3.65亿,咱也是没办法哇呜呜呜!


诺兰:别说了,我和环球玩去了!!!哼!!!



诺兰:我会带着我的“核爆巨制”《奥本海默》凯旋归来!!!



以上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欢迎收看本期节目】CCTV-6电影频道 


12月7日  周六

22:22  周六推介版

22:31《信条》


12月8日 周日

12:45《信条》

15:07  周日影评版



更多

猜你喜欢

455
800
822
796
777
601
325
234
987
954
更多

相关热播

544
513
71
699
138
485
945
950
524
405

影片评论

首页

电影

电视剧

综艺

动漫